当前位置:28365365官网 > 中医养生 > 药方 > 退烧偏方 >
通腑泄热法
也叫做“釜底抽薪法”,即用苦寒通便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。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高热而有便秘的病人。甚至病人出现胡言乱语,舌苔黄糙起刺等症状。这时要用清热的药物同时配上通便的药物,大便排下后,热也就降下来。这就是通利大便,泻下热结,使邪热从下而去,可达到去火退热之功,临床上可以用防风通圣丸来治疗。还可适当吃些西瓜或容易拉肚子的食物,但注意不要造成过度腹泻。此外,按摩天枢、大肠俞、大横、内庭等穴位,也能起到通腑泄热的功效。
滋阴清热法
我们可以用滋阴的药物来治疗患者阴虚发热的症状。该症状主要适合胸口发热,手脚发热,发烧的时候烦躁不安,夜间睡觉经常出汗,体型偏瘦的患者。也经常用于治疗一些慢性疾病,肿瘤等症状。这中发烧症状不能使用我们前面所讲的方法,应该用滋阴清热,可以使用地黄丸来治疗,也可以按摩三阴交叉穴、太溪穴、涌泉穴等穴位,多吃一些藕片、水果等食物。
中医常用的退烧偏方 按摩穴位也可快速退烧
调和营卫:适用于外感中度发热,疗效很好,代表方:桂枝汤,多用于临床发热而用抗生素无效者。
辛温发表:对于外感风寒而发热者疗效可靠,代表方:麻黄汤,荆防败毒散
清解少阳:此方和解退热,应用范围大,代表方:小柴胡汤,主药为柴胡、黄芩、临床用量宜大。量小作用较弱。
清气分热:适用气分实热证,代表方:白虎汤,方中知母、石膏均有良好的退热作用,石膏配知母退热作用持续,相得益彰。
通便泻火:适用于阳明腑实证发热,治以宣腑通便为主,代表方:如大承气汤,主药为大黄,可广泛应用,也可加减配伍灵活应用。
温阳散寒:临床常用于有发热而阳气虚者,代表方:麻黄附子细辛汤。
辛凉解表:有退热与解毒作用,为治发热之常用方法,又适宜于外感温病初起,代表方为银翘散。
清热化湿:其退热作用不明显,但其治疗对长期低热及不明原因发热常可取效。代表方:三仁汤。
中医常用的退烧偏方 按摩穴位也可快速退烧
滋润肾阴:适用于外感后期,低热不退,有肾阴虚症状者,或热不退而津液已伤者,代表方:加减复脉汤。
养阴清热:功能养阴清热,添水以制火,适用于外感热不退而阴虚者,代表方:青蒿鳖甲汤。
益气升阳:用于阴火上冲,中气不足,长期低热法,“取甘温除大热”之意,代表方:补中益气汤。
祛暑化湿:用于暑热季节感寒发凉,感冒无汗者疗效可靠,代表方:黄连香薷饮。
活血化瘀:用于瘀热互结之全身发热,或局部发热,取血活则热自除之意,代表方:血府逐瘀汤。
【导读】现在不仅仅是男性工作压力大,女......[详细]
【导读】虾含有的蛋白质比较多,常吃虾对......[详细]